- 开元体育英国电动垂直起降飞机制造商Vertical Aerospace在美国上市
- 开元官网新增专业突显“智能化”特色专家建议可先学基础学科打底
- 开元体育官网入口使用智能外呼机器人
- 开元官网约2分钱一条!钟睒睒等企业家个人信息遭大规模泄露三大运营商回应
联系人: 开元
手机: 13862166392
电话: 0512-69211699
邮箱: kaiyuan@qq.com
地址: 开元体育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
开元官网新增专业突显“智能化”特色专家建议可先学基础学科打底
在日前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公布2023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中,24种新专业正式纳入本科专业目录。这其中,“智能化”特点引人关注,农林智能装备工程、材料智能技术、智能视觉工程和智能海洋装备等新专业都与“智能”有关。
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人工智能人才缺口已经超过500万,显示出严重的供需失衡情况,所以智能人才未来就业前景十分广阔。对此有关专家也提醒,由于这一学科具有复合型特点,因此学好基础学科更有利于智能人才的未来发展。
今年新增的与“智能”有关的专业,突显了智能与原有学科相融合的“智能+”特色,要求人才更加具有复合型特点。
比如今年东北林业大学新增的农林智能装备工程专业,依托该校在农林行业的学科优势,在森林工程、林木机械、智能装备等领域的深厚积淀,培养农林智能装备、智能制造装备、机器人、机电产品等领域的科学研究、产品设计、技术研发和管理等方面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北京科技大学新增了材料智能技术专业,该专业是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学科交叉的基础上增设的新专业,致力于培养人工智能开元官网、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复合型专业人才;主要就业领域为航空航天、能源动力、电子信息等领域从事材料数字化智能化研发与制造及经营管理工作、或在高等学校及科研院所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智能视觉工程专业,则融合了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图像处理等技术,培养目标立足航天、服务国防,面向国际学术前沿及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培养扎实掌握智能视觉工程基础理论知识及专业知识、能够引领智能视觉工程相关领域持续发展的“空间+光学+信息”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
华南理工大学新增的智能海洋装备专业是海洋工程、机械工程、智能技术、大数据处理开元官网、软件设计等多学科知识与技术交叉融合的专业,用人工智能赋能海洋装备,提升其识别、推理、判断、决策等能力。其培养目标为具有坚实海洋工程专业知识基础,能够综合运用各方面能力对复杂的智能海洋装备问题提出有效解决方案的人才。
此外,今年北京交通大学也新增了智能建造和城市设计两个本科新专业。智能建造专业是以土木工程专业为基础,融合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发展而成的新工科专业,培养国家学科交叉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智能建造领域行业精英;城市设计专业以“新工科”建设理念为指导,以“智慧城市与智慧交通”为特色,致力于培养高层次的智能设计人才。
首都医科大学则新增了智能医学工程本科专业,该专业将培养能够跨界融合医学、生命科学、电子技术、计算机科学及信息技术等领域、驱动智能医疗未来发展的高级复合型人才。智能交互设计专业作为今年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的新增专业,融合了机械工程、设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打造跨学科复合培养模式。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指出,近年来新增专业智能化色彩都比较浓厚, 2021年度新增了智慧水利、智慧能源工程、智能运输工程、空间智能电推进技术等专业,2023年度新增了材料智能技术、农林智能装备工程等专业。这是对人工智能快速发展趋势的有力应对,将更好实现专业建设与国家需求的同频共振,为经济社会发展夯实人才基础。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负责人提及此次专业设置和调整时指出,其主要体现出四大特点,即服务国家战略、瞄准区域需求、强化交叉融合和突出就业导向。从新增的与智能相关专业来看,也充分体现了这些特点。
比如从服务国家战略上看,目前很多新增专业都肩负着打破国外对一些领域“卡脖子”的重任,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王翠坤表示,目前不少工程项目中应用的BIM(建筑信息模型)软件都被国外软件垄断。如果大量采用国外软件完成重大工程项目,尤其是高保密需求项目的建造,将对造成重大影响。而新增设的智能建造专业、工程软件专业等就是以服务国家战略、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为导向的。
在强化交叉融合方面,以今年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新增的智能交互设计专业为例,就融合了机械工程、设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打造跨学科复合培养模式。
根据智联招聘发布的《2023年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开元官网,相较于其他学科,工学专业市场需求更大,工科毕业生获得offer的比例最多,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高端制造领域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以新增的智能视觉专业为例,从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对我国人工智能领域人才需求统计数据可知,智能视觉岗位人才的供需比仅为0.09,相关技术人才极度稀缺。由此可见,新增专业在设置上突出了就业导向。
数字经济研究院副秘书长张礼立对此指出,“人工智能将主导下一个时代,全球AI产业因此掀起热潮,算法、算力、机器学习及深度学习备受关注,大模型更是成为焦点。加速布局‘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已成为当下全球科技竞争的焦点。这背后不仅是科技之变,更是产业之变、时代之变。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当下及未来,人工智能作为面向未来赛道的技术,无疑是重要引擎之一。”
随着5G、虚拟现实、大数据等产业的迅速发展,对应领域的人才需求也不断增长,根据人社部发布的《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就业景气现状分析报告》,目前我国人工智能人才缺口已经超过500万,国内的供求比例为1:10,显示出严重的供需失衡情况。此外,据《2022年人工智能全球最具影响力学者》榜单显示,2022年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顶尖研究人才只有232人,各大企业可谓求贤若渴。
东南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副教授周毅指出,很多相关专业共同促成了人工智能领域系统化、生态化提升,所以未来可以接触人工智能领域的专业非常多,并不一定要局限在人工智能专业开元官网新增专业突显“智能化”特色专家建议可先学基础学科打底。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陈志文也提醒各位家长和学生,最重要的是有没有能力学习人工智能方面专业?因为这是一类非常复杂的交叉学科,既要学硬件,也要学软件,并且会涉及到算法,如果学生的数学基础薄弱,将很难坚持学下去。
“我非常支持学物理、数学这些,因为对于一个18岁的孩子来说,他还想不清楚自己到底想干什么,喜欢干什么,那我们不妨学基础学科,然后未来再做打算。因为大量的家长并没有打算让孩子本科毕业就工作,那就可以先学数学、物理这些基础学科”,陈志文认为。同时周毅也表示,从硕博士开始再去接触人工智能的具体研究和应用都不算太晚,在本科及之前的学习阶段可以更加注重基础学科、基础领域的学习和培养,反而可以把做人工智能的底子打得更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