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开元
手机: 13862166392
电话: 0512-69211699
邮箱: kaiyuan@qq.com
地址: 开元体育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
开元体育官网入口德州市委 德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德州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
开元体育官网入口德州市委 德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德州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施规划》的通知各县市区党委(党工委)和人民政府(管委会),市委和市政府各部门单位,各人民团体,各高等院校: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习总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
党的以来,习总多次考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强调要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德州因水而名、因水而兴、因水而灵。德州之名源自黄河、来自德水,黄河之水滋润着德州。抓住用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机遇,必须遵循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总要求,咬定目标、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久久为功,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协同行动、率先突破,切实肩负起保护母亲河的使命和担当。
为深入贯彻习总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和一系列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提出的“六个一”发展思路、“六个更加注重”策略方法和“十二个着力”重点任务,根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编制本规划。
规划范围覆盖德州市全域。规划期至2030年,中期展望到2035年,远期展望到本世纪中叶。本规划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德州市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是编制专项规划、制定相关政策、实施重大工程的重要依据。
国家推进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为德州市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拓展发展新空间,厚植发展新优势,释放发展新活力,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现代化道路,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有利于优化水系生态大格局,提高水资源高效利用水平。德州资源型缺水特征明显,优化水源配置、保障水源供应、节约集约用水迫在眉睫,亟需实施严格的水资源保护利用制度,全面实施节水控水行动,增强水源涵养能力,提升国家节水型城市建设水平,形成“水系连通、水源安全、水质保障、水韵灵动”新局面。
有利于融入绿色生态大廊道,提升黄河下游生态功能。推进黄河下游绿色生态廊道建设,为我市大力实施大运河生态保护修复治理工程、协同建设济南—德州—聊城沿黄百里绿色长廊及打造沿黄生态保护带样板提供了难得契机,将有力推动生态修复、加快提升生态功能、促进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
有利于融入黄河文化旅游大长廊,促进黄河文化繁荣发展。德州文化底蕴深厚,文旅资源丰富,挖掘阐发黄河文化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将有助于加快融入全省黄河文旅大长廊和文化“双创”大平台建设,推动文化资源共建共享,培育“文旅+”新产业新业态,开发富有德州元素的文创产品,打造黄河下游重要文旅康养融合发展示范城市。
有利于构建沿黄达海大通道,主动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德州枢纽功能地位突出,大力发展通道经济,能够有效解决通道不畅通、物流成本高、要素集聚能力弱等问题,向西打开能源供应市场,向东打通海上物流通道,加快建设RCEP经贸合作示范区,打造中国北方对接东盟的重要支点城市,提高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嵌入度和贡献率。
有利于融入黄河流域科创大走廊,增强高质量发展源动力。全省统筹推进科技创新前瞻布局和资源共享,携手打造黄河流域科创大走廊,我市主动加强与山东半岛、郑洛新、西安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及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的协同协作,将大幅提升创新能级、有效汇聚创新资源,把科技创新“关键变量”变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德州地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两大国家战略黄金交汇区,战略地位重要。境内形成了“三纵三横”铁路网、“三纵三横”高速公路网,通达全国16个省200多个城市,与北京、天津、济南、石家庄形成半小时至1小时交通圈,是全国交通主枢纽城市和区域物流节点城市,交通枢纽地位日益凸显。
生态功能地位重要。德州属于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2+26”城市,是京津冀南部重要生态功能区。河流水系众多,黄河、卫运河、漳卫新河、徒骇河、马颊河等穿境而过,拥有夏津黄河故道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湿地公园5处、省级湿地公园8处,建工湿地23处,创建水利风景区17处。大气、水、土壤环境质量持续向好,水生态功能初步得到恢复,齐河县、乐陵市分别获评第五批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黄河文化底蕴厚重。德州拥有黄河国际生态城、黄河故道森林公园等文化资源。文旅融合趋势明显,现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60家,其中,4A级8家,齐河县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庆云县、夏津县、齐河县被评为山东旅游强县。全市现有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105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1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1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
新旧动能加快转换。新旧动能转换初见成效,高质量发展积厚成势,呈现由量到质、由形到势的趋势性转变,“四新”经济占比提升到28.2%,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43.4%,分别较2018年提高9.9个、12.5个百分点。在全省率先实行链长制,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持续向好,德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入选国家高技术生物产业基地、绿色产业示范基地,乐陵入选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能源结构持续优化,2020年万元GDP能耗0.64吨标准煤,较2017年下降5.6 %。
农业发展基础良好。德州是全国重要的粮食、畜牧、蔬菜主产区,粮食年产量稳定在150亿斤以上,占全省的14%、全国的1.1%,各类农产品京津冀鲁市场占有率达到30%以上。现代农业加快发展,拥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家。品牌价值持续提升,成功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市,陵城、宁津入选国家良种繁育基地,禹城入选国家级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涌现出乐陵小枣、夏津椹果等一批省级知名品牌,“德州味”农产品品牌建设走出新路子。
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德州水资源极其匮乏,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11立方米,仅为全省人均的61%、全国的10%,低于500立方米的国际严重缺水线月被列入黄河流域水资源超载区,加之由于未来地下水超载综合治理产生的新增地表水需求量0.5亿立方米,水资源供需矛盾持续加剧。农业生产用水量大、回报率低,全市以80%以上的水资源量灌溉了全省8.2%的耕地,生产了全省17%的粮食,但对全市GDP的贡献仅占10.6%;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仅0.63左右,近40%的灌溉水渗漏损失,成为制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受土壤条件限制被动用水现象十分突出,作为北方土壤盐碱化和次生盐渍化分布最典型的地区之一,每年需要1—2次大水压碱。工业用水效率和中水回用率偏低,城镇居民节水意识不强,节水型社会建设任重道远。
生态保护治理任务艰巨。在“碳达峰、碳中和”大背景下,节能减排压力较大。德州处在交通大通道,每天过境车辆20万辆以上,对PM2.5贡献率接近40%。中小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难度较大,臭氧超标天数比例达到全年超标天数的50%。水生态环境问题突出,雨污分流改造任务较重,农灌季节水位波动剧烈,导致水生态功能不稳定。夏津黄河故道仍有10万亩荒漠化土地亟需治理。
防洪减灾体系存在短板。黄河干流德州段河道槽高、滩低、堤根洼,部分险工及控导工程老旧失修,部分引黄涵闸等穿堤建筑物存在安全隐患。马颊河等内河防洪减灾能力有待提升,部分河道防洪隐患较大,农村河道缺乏有效管护,洪涝灾害形势依然严峻。
文旅资源有待深入整合。黄河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挖掘不足,文化旅游产品的丰裕度与文化旅游资源的影响力尚不匹配。文旅产业存在“小、散、低、慢”等问题,文旅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深度不够、力度不大。文化旅游数字化、智慧化建设缓慢,文化创意、动漫设计等新业态较少,智慧文旅服务体系建设有待加强。
产业结构层次不高。传统产业占比高,新兴产业势强力弱,“四新”经济占GDP比重低于全省2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仅占全省的2.5%。产业发展集中度、链条延伸度、企业紧密度、链长首位度不高。产业有集中缺集群、企业有群山缺高峰、产业链有链节缺链条现象突出,全市营业收入过百亿元企业仅有3家。
能源结构调整势在必行。我市能源结构以煤为主,2020 年煤炭消费占全市能源消费比重 70%左右,万元GDP能耗0.64吨标准煤,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2.3%。节能降耗压力较大,六大高耗能行业能耗占比呈现上升趋势,2018—2020年分别为63.7%、66.2%、66.7%,“两高”行业能源消费总量只减不增面临较大压力,促转型、保稳定任务艰巨。
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总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三个走在前”为根本遵循,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遵循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战略要求,统筹推动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黄河流域水资源高效利用试验区、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乡村振兴引领区、黄河下游重要生态功能区和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在新时代“黄河大合唱”中谱写德州篇章、贡献德州力量。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为引领,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充分发挥生态环保对经济发展的优化促进作用,加快推动产业绿色化、绿色产业化,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坚持量水而行、节约利用。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合理规划人口、城市和产业发展,着力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用水结构,深化用水制度改革,用市场手段倒逼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低效向节约集约转变。
坚持动能转换、创新驱动。认真落实“三个坚决”,大力发展“四新”经济,系统强化科技引领、数字赋能、产业生态、支撑保障,着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效益“双提升”,以加速度彰显高质量发展,以强动力助推高质量发展,以新增量赋能高质量发展,以获得感诠释高质量发展。
坚持集成改革、扩大开放。更大力度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敢于用改革破解发展中的矛盾和困难,善于用开放拓展经济社会发展新空间,聚焦改革攻坚,提高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创新、促发展,构建沿黄达海开放大通道,打造内陆对外开放新高地。
坚持系统思维、统筹推进。树立“一盘棋”思想,增强系统思维,坚持顶层设计,统筹推进重大生态保护、水网体系、交通能源和产业体系建设,筑牢底板、补齐短板,实现“生态、生产、生活”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治理目标。
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加强生态环境问题分析研判,抓住问题根源及变化趋势,以群众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为重点,因地制宜,精准施策,防止“一刀切”,充分运用信息化、智能化科技手段,加快推动生态环境由经验治理向精准治理转变。
打造国家战略对接融合桥头堡。抓住用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与京津冀协同发展两大国家战略叠加机遇,充分利用京津冀在科技创新能力强、产业层次高、服务经济发达等优势,瞄准黄河流域的重大需求和广阔空间,搭建对接合作平台,完善利益分享机制,建设推动两大区域科技协同创新、要素资源共享、产业链共育、供应链共建的先行区。
黄河流域水资源高效利用试验区。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保护利用制度,全面实施深度节水控水行动,统筹地表水与地下水、天然水与再生水、当地水与外调水、常规水与非常规水,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提升水资源配置效率,加快形成节水型生产生活方式,以节约用水扩大发展空间,建设水资源高效利用试验区。
黄河流域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坚持法治化保护、活态化传承、现代化发展、国际化交流,突出黄河文化、运河文化、大禹文化,讲好“德水安澜”“大禹治水”“导河入海”德字号黄河故事,积极推动“文化+”“旅游+”跨产业融合,大力实施文旅融合产品开发工程,实现空间融合、功能融合、市场融合、服务融合,塑造黄河文化旅游特色品牌。
黄河流域乡村振兴引领区。充分发挥农业资源禀赋优势,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稳步推进沿黄特色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努力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中率先突破。不断提升国家优质粮食和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建设水平,促进农产品就地加工、消化、增值,扩大“德州味”公共品牌影响力,推动德州由农业大市向食品名市转变。
黄河下游重要生态功能区。遵循自然生态原理,运用系统工程方法,统筹推进黄河故道生态修复、百里生态长廊建设,塑造以绿色为本底的城市风貌,建设“水—人—城”和谐统一的生态廊道,构建绿网交织、绿廊串联的生态格局,探索形成平原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径、新模式。
黄河下游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充分发挥生态保护在优布局、转方式、增动力中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国家战略交汇叠加的发展优势,把科技创新作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关键引擎,以先进制造业强市为发展目标,优先抓好生物医药、食品加工、高端装备三大优势骨干产业,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三大战略先导产业,现代物流、会展经济、医养健康三大新兴服务业,以强势产业崛起打造新的发展增长极。
到2030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基本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和高质量发展的产业体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服务国家战略能力全面增强。
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生态空间布局不断优化,生态保护修复、污染综合治理取得显著成效,京津冀南部、黄河下游重要生态功能区作用更好发挥。产业发展规划、重点项目建设与国家、省产业政策和能耗双控目标充分衔接,能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
水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水资源科学配置和调度机制不断完善,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基本构建起河库串联、水系联网、城乡结合的供水保障网络。
防洪减灾能力显著增强。黄河防洪工程体系更加完善,徒骇河、马颊河、德惠新河等骨干河道治理取得明显成效,河道行洪及排涝能力不断增强,城市排涝减灾能力显著提升,灾害应急处置机制不断健全,筑牢沿黄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稳固防线。
黄河文化影响力显著扩大。黄河文化不断焕发新的生机活力,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黄河文化遗产廊道、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等标志性项目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文明交流互鉴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拓展。黄河文旅资源深度整合,黄河特色旅游产品体系不断健全,建成黄河文旅亮点城市。
双向开放格局显著优化。区域间开放合作机制更加完善,对外经贸合作领域进一步扩展,互联互通能力进一步增强,黄河下游重要生态功能区、京津冀“一区四基地”、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联动区等重点协同协作平台的开放能级大幅提升,高水平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高质量发展水平显著提升。新动能成为引领经济发展主引擎,“四新”经济占比大幅提升,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取得新成效。传统动能焕发新活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在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现代物流等更多领域发力冲刺,建成先进制造业强市、食品加工名市、区域性现代物流节点城市。
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乡村振兴取得显著成效,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中率先突破,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不断优化,实现农业大市向食品名市转变。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养老、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
到2035年,生态环境质量和生态服务功能全面改善,生态宜居德州建设目标基本实现。黄河防洪减灾能力显著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和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建成高水平国家创新型城市,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基本形成。开放合作水平全面提升,黄河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人的全面发展、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明显进展。到本世纪中叶,黄河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实现现代化,生态环境优美和谐,发展质量大幅提升,建成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
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系统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大兴水之利,优化水之用,彰显水之善,确保有限的黄河水资源发挥最大效益。
实施水系连通工程。编制实施《德州市城区水系连通规划》,打通水系脉络。东西贯通岔河、减河、南运河、马颊河4条南北走向骨干河道,新扩挖骨干河道98公里,扩挖疏浚支流渠系150公里,构建以岔河为中枢,南运河、减河、马颊河为骨架的“四纵三横”水系循环网络。统筹黄河水、长江水、地表水和非常规水等各类水资源,加快完善市县水网体系,以两大灌区和31处中型灌区为核心,推动从灌区、水库到县乡沟渠、坑塘局域水系连通,完善水资源调配机制,实现整体连通统一调度,分区管理按需调配。打造精品水利,尽快实现“碧水润城”效果,筑牢城市特色的水利根基。加快南水北调二期配套工程建设,重点建设引蓄供一体化配套工程。
有效利用非常规水源。加强再生水、雨水等非常规水多元、梯级和安全利用,将非常规水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逐步提高非常规水利用比例。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因地制宜建设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对处理达标后尾水进一步净化。鼓励将再生水用于区域内工业用水、市政杂用和生态补水等,争创污水资源化利用示范城市。到2025年,城市和县城再生水利用率达到35%。加快建设海绵城市,实施城市合流管网雨污分流改造工程,提高雨水资源化利用率,到2025年,所有县(市、区)城市建成区完成雨污分流改造任务,至少35%的降雨实现就地消纳和利用。
保障城乡供水安全。实施城区供水提升工程、临邑县第二水库、宁津县第二水库等调蓄工程和禹城如意湖水库增容工程。优化城市供水水源布局,实施供水系统连通、互为备用,提高供水保证率和应对突发性水安全事件等应急能力。健全完善应急备用水源体系,加快城乡供水一体化、农村供水规模化建设,实施农村供水规范化改造提升工程,升级改造输配水管网,建设自动化监控系统,打造全省农村饮水安全示范样板,到2025年,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99.5%,自来水普及率99.2%,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人口99%。
实施水资源双控制度。严格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建立各县(市、区)用水总量、用水强度控制指标体系,实施差别化管控措施,制定实施超载地区用水总量削减计划。严控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强化水资源承载能力在区域发展、产业布局等方面的刚性约束。落实省级农业、工业、服务业以及非常规水利用等各领域节水标准。严把引黄调蓄项目准入关,加强重点监控用水单位取用水情况监管,将节水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当地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范围,坚决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坚决遏制“造湖”,建立排查整治各类人造水面景观长效机制。
推动农业节水增效。扩大节水灌溉规模,推进潘庄、李家岸、韩刘、豆腐窝等引黄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实施引蓄黄河水小型水库改造提升工程,打造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加强县级以下农村干支渠的衬砌,减少灌溉水渗漏。完善引黄灌区骨干灌排工程及田间节水工程体系,配套计量基础设施,实行单元化、网格化、全程化用水计量,推进水源、输水、配水、灌水数字化高效节水工程建设,实现灌溉用水自动化、数字化、智慧化管理。推进农业灌溉定额内优惠水价、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建立农业用水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大力发展农业节水技术,实施管灌、滴灌、喷灌、微灌、水肥一体化等高效节水工程。到2025年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6395。抓好示范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到2025年建成高标准农田775万亩。发展旱作农业,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选育推广耐旱农作物新品种,提高低耗水、高耐旱作物种植比例。
推动工业节水减排。严格高耗水行业用水定额管理,限制新增高耗水工业项目,对超过取水定额标准的企业实施分类分步限期节水改造,倒逼高耗水项目和产业有序退出。大力推广节水技术、设备和工艺,加快节水及水循环利用设施建设,促进企业分质用水、一水多用和循环利用。推进钢铁、火电、化工等高耗水行业企业废水深度处理回用,提高工业废水资源化利用率。推广园区串联用水和企业中水回用、废污水“零排放”等循环利用技术,全面提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建设节水标杆企业和园区。到2025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5%,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2.5%。
推动生活节水降损。巩固深化国家节水型城市创建成果,将节水落实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各环节,实现优水优用、循环循序利用,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率提高到70%以上。实施城镇供水体系和供水管网改造提升工程,加快构建安全可靠的水源体系和规模高效的供水体系,降低供水管网漏损率。鼓励中水产业化发展,工业、环卫、绿化等领域优先使用再生水。大力推广绿色建筑,在公共区域和城镇居民家庭推广普及节水型用水器具,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必须安装节水型器具。推广节水产品认证制度,落实水效标识管理制度。
激发节水内生动力。落实国家和省节能节水税收优惠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对符合条件的节水项目优先给予支持,引导社会资本通过合同节水等方式参与节水项目建设和运营。完善居民阶梯水价制度,全面推行城镇非居民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推动企业、单位开展水效对标达标活动,探索将节水型单位建设结果与创建文明城市、文明单位等挂钩。实施水效领跑者计划,开展合同节水试点,推广宁津县“互联网+水权+水市场”经验。探索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发展依托洁净水源、清洁空气等自然本底条件的环境敏感型产业。加强节水宣传教育,建设节水教育基地,进一步增强全社会节水意识。
农业节水增效工程:灌区农业节水改造工程以及水肥一体化、滴灌、高标准农田等技术应用工程。实施潘庄、李家岸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韩刘、韩家、张龙等中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项目。
工业节水减排工程:推动高耗水低收益项目淘汰工程,研究适于本市工业节水技术改造投资导向目录;研究推动工业节水激励机制;建立节水标准体系。实施乐陵市中水回用工程。
海绵城市建设工程:城市雨污合流管网改造工程;建设海绵型建筑和小区、海绵式道路和广场;海绵型公园和绿地雨水消纳系统。
城乡供水保障工程:实施城区供水提升工程、施女湖水源工程、宁津县第二水库、齐河县水库、临邑县第二水库、庆云县昌盛水库、夏津县北城水库、陵城区王解供水水库、中心城区新水源地工程(杨庄水库)等调蓄工程和李三尖水库增容工程;实施宁津县大柳水厂提升改造工程、武城县瑞丰水厂及农村供水管网提升改造工程、夏津县第二水厂新建等水源工程;实施宁津县两库连通引调水工程、临邑县农村供水基础设施改造项目、庆云县城乡供水一体化提升项目、庆云县引调水工程等供水保障工程。
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乐陵市移民美丽家园基础设施项目、夏津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平原县大中型水库后期扶持项目、武城县大中型水库后期移民扶持项目。
坚持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纵深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统筹推动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综合整治,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严格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空间管控机制,完善沿黄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将“三线一单”作为区域资源开发、产业布局、城镇建设、项目选址的重要依据。优先开展齐河黄河水乡国家湿地公园、夏津黄河故道森林公园、徒骇河国家湿地公园、黄河故道百万亩千年枣林湿地公园等生态保护红线区域的生态修复,严禁实施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各类活动。生态保护红线以外的生态空间按照限制开发区域进行管理,以保护为主,严格限制区域开发强度。严格落实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加快构建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禁止规划建设列入环境准入负面清单项目。建立跨行政区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的协调机制,推进生态环境数据共享和联合监测。
实施生态修复治理工程。加快推进黄河故道生态修复,推广夏津县双庙镇、苏留庄镇治沙经验,因地制宜推动防沙治沙生态建设。恢复提升大运河生态、文化、景观等多重功能,保证大运河基本生态用水。拓展齐河黄河国际生态城绿色空间,改造提升保护区和原生态保育区,构筑“蓝绿空间70%以上、建设空间30%以内”生态格局。以乐陵市、庆云县为重点区域,加大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修复力度。推进黄河涯生态修复、马颊河湿地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千年枣林生态湿地公园、徒骇河湿地(南区),推动湿地面积稳中有增,到2025年,全市湿地保护率达到60%。
共建黄河下游绿色生态廊道。积极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协同打造济南—德州—聊城百里黄河生态廊道,共建黄河国家湿地公园,先行试点济南—齐河黄河湿地一体化保护利用模式,增强黄河下游生态屏障功能。实施鲁冀边界防护林、沿黄防护林、农田防护林、城乡绿网等工程,系统增补森林、植被等生态空间。建立健全“分类设置、分级管理、分区管控”的自然保护地管理机制,形成以省级以上自然公园为主体、各类自然公园为基础的自然保护地管理体系。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重点湿地保护区生态补水、野生动植物保护等工程。推进邱集、赵官等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建设济南—德州土地复垦与城市功能开发治理区。
综合整治河湖污染。实施优先保护区、重点管控区、一般管控区水环境分区管控,坚决守住水生态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的底线。打造升级版河长制、湖长制,以全域美丽幸福河湖建设为抓手,严格落实“一河(湖)一策”目标任务,加强境内徒骇河、马颊河、德惠新河、南运河、漳卫新河等河流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与修复,深入开展入河湖排污口精准溯源,制定“一口一策”整治方案,完善河湖岸边、农村河沟垃圾打捞处置体系,持续增强水体环境容量和自净能力,有效控制河道内源污染。
严格管控工业水污染。严控新上或扩建高耗水项目,加快淘汰高耗水工艺和高耗水设备。鼓励农副食品加工、化工、印染等企业清洁化改造,加强高氟、高盐和涉重废水分质深度治理和日常监管。加快推进工业集聚区污水管网、废水集中处理设施升级改造和污水处理厂建设,严控工业废水未经处理或未有效处理排入城镇污水处理系统。实施石化、化工、制药、印染等高污染企业搬迁入园计划,推进华鲁恒升、乐陵、禹城、临邑、平原等5个省级化工园区“智慧管网”建设。
全面治理生活污水。加快城镇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及管网配套建设与改造提升,基本实现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有效解决污水直排问题,到2025年,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力争达到70%以上,县城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推广污泥集中焚烧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到2025年,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90%。在中心城区、乐陵市、宁津县、武城县、平原县等高氟区域实施除氟工程,减少生活污水氟浓度。实施城市雨污合流管网、黑臭水体“两个清零”工程和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重点打击私设暗管或利用渗井、渗坑排放,倾倒含有毒有害污染物废水、病原体污水,不正常使用水污染物处理设施等违法行为。
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围绕“控肥增效”,全面推行测土配方施肥,推广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12万亩。围绕“控药减害”,全面实行“一物一码”全程可追溯,推进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基地建设,实现农药施用量负增长。围绕“控水降耗”,建设2个沿黄农业节水示范区,引导农民种植低水肥作物。
加快推进碳达峰进程。制定实施二氧化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重点行业二氧化碳排放达峰目标。严格落实能耗双控措施,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加快调整能源生产结构,淘汰碳排放量大的落后产能和生产工艺。加强能源、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二氧化碳排放控制,争创碳达峰改革试点,探索建立碳中和示范区。开展夏收、秋收和冬季重污染天气应急期间等重点时段秸秆禁烧行动。加强达峰目标过程管理和考核监督,将达峰行动相关工作纳入全市生态环境保护督查。到2025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8%。
强化污染源头防治。实施新一轮“四减四增”行动计划,调整优化产业、能源、运输、农业投入与用地结构,打赢蓝天保卫战。坚决淘汰低效落后产能,推动钢铁、焦化等高耗能行业转型升级,推进各类园区循环化改造和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实施恒源石化退城入园转型升级、华鲁恒升绿色化工新材料、阳煤化工升级搬迁改造工程。落实新上“两高”项目“五个减量替代”政策,严格区分“两高”项目和“非两高”项目、“两高”行业的上游和中下游、技术改造还是新建、增量还是存量,淘汰关停德州凯元热电有限公司等企业落后燃煤机组,提高工业炉窑清洁能源替代比例。开展企业清洁生产领跑行动,依法实行强制性清洁生产。持续推进煤炭消费压减,加大清洁能源替代力度,逐步实现新增能源需求主要由清洁能源供给。加快燃煤小锅炉淘汰,推进清洁取暖改造。到2025年,基本完成生活和冬季取暖散煤替代,农业种养殖业及农副产品加工业燃煤设施清洁能源替代。大力发展以太阳能、风能、地热能为重点的新能源产业,全力推进临邑、禹城、宁津、平原、齐河等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建设,打造禹城风电基地。到2025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3.5%。提升综合运输效能,减少公路货物周转量,加快铁路专用线建设,着力推动远距离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建设绿色低碳交通综合体系,大幅提高新能源汽车比例,加快发展轨道交通,提升公共交通出行比重。提高绿色生态用地质量,加快荒山荒滩荒地、未利用土地、沙化地、道路两侧造林绿化。
推进重点领域污染治理。实施钢铁、焦化、建材等行业污染全过程治理。2022年年底前,完成焦化、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强化工业炉窑和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协同治理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实施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全面治理扬尘,开展建筑工地扬尘、工业企业堆场扬尘综合治理,有效降低区域降尘量。大力推进移动源污染综合治理和淘汰更新,推动柴油货车、非道路移动机械的清洁化,加强油品监管执法,确保城市各污染物浓度达到“三线一单”空气质量底线要求。实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环保管家等生态环境治理模式。继续深化化工园区安全生产和环保整治。
深入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完善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建立土壤生态环境观测研究基地,实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县(市、区)全覆盖。推进耕地分类管控,实施农用地节水、减肥、控药一体推进综合治理工程。加快发展种养有机结合的循环农业,提升畜禽粪污利用水平。健全农药包装废弃物等回收利用体系和长效机制。以标准地膜推广、废弃农用薄膜回收、全生物降解地膜替代为主要途径,统筹推进农用薄膜污染治理。有序推进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重点解决人口密集区化工企业腾退土地安全利用。
开展固体废物和地下水综合整治。开展危险废物环境安全暨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加强危险废物、医疗废物收集处理,完善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全链条监管措施,着力降低危险废物输入风险,加强工业固体废物风险管控,依法严厉打击非法收运、转移、倾倒、处理处置等行为。加快推进垃圾分类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有序发展垃圾焚烧发电,提升农村有机废物收集、转化、利用水平。实行地下水水位水量双控制度,推动乐陵、齐河、禹城、平原、临邑等区域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程,开展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蓄试点。实施湿地、坑塘、河道拦蓄、地下水库等回灌补源工程建设,增加地下水补给量。
水污染治理:(1)工业污染深度治理工程,实施工业企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等项目;(2)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实施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工程、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及管网配套设施项目;(3)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实施农田退水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生产生活垃圾处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等项目。
大气污染治理:(1)源头污染防控工程,实施清洁原料替代、燃煤污染控制等项目;(2)重点领域污染治理工程,实施重点工业源提标改造、扬尘污染综合整治、移动源污染防治等项目;(3)煤改气、煤改电等清洁取暖工程;(4)信息化能力建设项目;(5)碳排放交易体系。
土壤污染治理:(1)实施土壤环境监测评估、土壤污染分类管理;(2)固体废物和地下水治理工程,实施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及处置、地下水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等项目。
坚持统筹治理、疏蓄结合,以黄河干流及境内重要河道、水库为架构,提高洪凌灾害智能化预警应急管理水平,建设一流应急物资供应基地,全面提升防洪减灾能力,确保黄河德州段长治久安,加强城市防洪安全保障,筑牢沿黄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稳固防线。
改造提升引黄涵闸。依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的黄河下游十四五防洪工程及黄河下游涵闸改建工程建设项目,积极推进德州段防洪工程建设以及引黄涵闸的改造提升,加快黄河流域治理调控工程建设。
加强骨干河道治理。推进以徒骇河、马颊河、德惠新河等3条骨干河道,老赵牛河、宁北河、笃马河等主要支流河道为主体的防洪体系改造提升,实施河道堤防加固、排水涵闸建设、排污口整治、节制闸加固、险工防护提排站维修、河堤护坡修缮及堤上道路建设等工程,恢复河道行洪及排涝能力。
加强病险水库治理。实施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全部完成已鉴定病险水库和已到安全鉴定期限、经鉴定后新增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任务。每年按期开展水库安全鉴定,对于新增病险水库及时实施除险加固。健全水库运行管护长效机制,提高联动抗洪能力。
筑牢黄河岸线堤防。实施黄河安防综合提升工程,配合国家水沙调控体系和机制建设,实施淤填河堤、险工加高、控导加固等改建续建工程,提升河势控制能力,逐步缓解“二级悬河”不利态势,实现河槽不抬高。加强堤岸背水侧护堤地范围内护堤林带建设,防止风蚀对堤岸工程的危害。
提升城市防洪排涝保障。按照“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的原则进行系统策划。新建城区要从雨洪管理的理念开展顶层规划设计,以多尺度、大尺度的条件对相关因素加以分析、利用与控制,反馈到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以求恢复雨水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减少径流,降低城市雨洪灾害发生频率;对于城市已建区域,深化隐患调查,对主要的内涝隐患区域,合理构建源头控制、中途和终端控制相结合的内涝防治系统方案,从而为德州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市政设施安全保障。
完善水文监测设施。加强骨干河流及重要河道水文监测设施建设,完善大中型水库及入库河流水文监测网络,改造提升老旧站点、水情中心,不断增强水文检测能力。加快推进智慧水利建设,建设水利感知网和水利信息网,搭建水利大数据中心,全面提升水利现代化水平。
健全灾害应急预案。定期修订完善黄河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工程抢险方案,健全洪灾预警发布、救援队伍、物资储备、灾民转移等应急救援体系。完善城乡排水防涝等公共基础设施,增强抵御洪水灾害的能力。修订完善德州黄河防凌预案,认真组织防凌工作检查及冰凌普查,确保黄河凌汛期安全。
提升灾害应急能力。完善堤防及重点险工、控导视频监控系统,运用物联网、卫星遥感、无人机等技术手段,加强对雨情、水位等状况的动态监测和科学分析。完善全域雨情水情监测网络,提升防汛重点区域雨情水情视频图像监控密度,新建乡镇视频、图像监测站点。完善应急物资储备制度,规划建设包括洪水灾害应急救援服务能力的国家级应急产业园。
黄河下游防洪工程:依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的黄河下游十四五防洪工程及黄河下游涵闸改建工程建设项目,积极推进德州段防洪工程建设以及引黄涵闸的改造提升,加快黄河流域治理调控工程建设。
洪凌灾害智能化预警应急管理体系链接与建设:打通与黄河洪凌灾害智能化预警应急管理平台连接,完善感知监测系统建设、信息传输网络升级改造。
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建设:设立应急技术研究院,建设应急产业装备生产基地、应急产品孵化基地、应急培训基地和区域应急产品储备中心、区域救援服务中心、应急装备检测认证中心、国际应急产业研讨会会展中心。
坚持法治化保护、活态化传承、现代化发展、国际化交流,实施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工程,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塑造文旅融合新品牌,谱写文明交流互鉴新篇章,让黄河水之灵、水之韵、水之融在德州充分彰显。
深挖黄河文化资源。建立黄河文化资源数据库,加强黄河文化、龙山文化、运河文化、大禹文化、董子文化、邢侗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系统研究,丰富治黄历史、历史遗迹、民俗节庆、名优特产、文化遗产、艺术瑰宝等文化遗产内涵。挖掘黄河民间文学、传统工艺、地方戏曲、风土人情、餐饮文化、民间故事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完善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融合历史文化资源和现代科技艺术,创作一批黄河文化作品,传承黄河优秀文化。
保护黄河文化遗产。统筹推进黄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河道水系治理管护、防洪排涝保障功能完善、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切实把黄河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加强黄河流域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申报,健全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认定管理制度,完善非遗保护项目、传承人、传习所、生产性保护基地“四位一体”保护传承体系,推动非遗传承人培养。支持宁津杂技和临邑一勾勾等创建省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实践基地,支持德州黑驴申请德州驴地理标志。
培育壮大文化产业。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推动物联网、大数据、虚拟现实、5G+8K等新技术赋能黄河文化创作、生产、传播、消费等各个环节,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引导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演艺、休闲娱乐、工艺美术等传统文化企业转型升级,加强黄河文化主题艺术创作,创新推出一批有情怀、有品味、有温度的艺术精品。大力发展创意设计、网络视听等新兴文化创意产业,探索举办黄河文化创意大赛,实施黄河文化IP开发工程,打造黄河文化创意产业链。
推动文旅深度融合。优化文旅产业布局,重点发展文化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工业旅游,培育精品旅游线路和主题游乐园,串点成线,串珠成链,推动文化旅游由“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突出“一线一景一品牌”,共建旅游路线,共讲黄河故事,共创旅游品牌,支持齐禹夏文旅资源共享发展。齐河县重点推进黄河文化博物馆群建设进度,讲好“黄河号子”故事,建设全国文旅名县,打造“黄河水乡·生态齐河”。夏津县重点开发黄河故道古桑树群、德百旅游小镇等景点,讲好“黄河故道”故事,打造“椹果之乡·生态夏津”。禹城市重点开发大禹文化,建设大禹文化产业园,谋划大禹治水功成名就之地主题公园,讲好“大禹治水”故事,打造“大禹圣地·水韵禹城”。串联发展乐陵百万亩枣林、临邑红坛寺森林公园、宁津杂技蟋蟀谷、庆云金山寺等,推动旅游资源共建共享。
融入黄河文化旅游长廊。积极加入黄河流域各类旅游联盟,参与策划设计黄河文化旅游品牌标识系统,协同推进黄河文化旅游标准化服务体系建设,共同打造具有国家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长廊。积极参与全省黄河文化旅游节、黄河文化论坛、齐鲁文化丝路行、黄河文化遗产国际交流展等活动。持续举办全市旅游发展大会,提升文化旅游产业影响力和知名度。联合大运河沿线城市,共建运河文化资源、信息、产业平台。依托运河小镇建设中国大运河漕运文化博物馆和运河文化国际交流基地,开展多层次文明对话。依托苏禄文化博物馆建设中国—东南亚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展现“一带一路”文明交流成果,加强与东南亚国家的民间文化交流。加强齐文化代表人物晏婴等历史名人研究。定期举办海峡两岸八极拳技艺交流大会,与国外友好城市互办文化旅游推介会。
做强中国体育名城建设之“核”。建设更强实力的现代体育产业体系,构建“一带引领、三核发力、一圈覆盖”发展格局,实现由模仿制造向品牌创新转型、由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由单纯制造向服务延伸转型、由竞技体育向竞技+大众体育转型。推动体育产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产业协同发展,打造“体育+”产业生态。启动上市公司培育计划,重点支持骨干企业做大做强,扶持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强、成长性高的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组建德州体育产业基金,通过“国资平台+产业基金+上市公司”方式推动骨干企业开展省内、国内国际并购。合理规划建设体育产业基地(园)和体育特色小镇。全面提高体育产业的研发投入占比,支持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共建创新平台,积极创建国家体育技术创新中心。
夯实中国体育名城建设之“基”。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完善市、县、乡、村四级全民健身设施网络开元,重点建设体育公园、健身步道、全民健身中心、足球场等便民惠民的全民健身设施。加快推进市体育中心一期工程升级改造、城市体育展厅建设,融合会展、商业、文化、教育等多种业态,高水平打造城市体育综合体。高质量打造“十五分钟健身圈”,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运营和管理。办好“全民健身运动会”“百千万三大赛”系列活动,推进全民健身活动经常化、生活化。全面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积极推进传统县级体校向新型体校办学模式转变。实施县级“三个一”和乡镇(街道)“两个一”全民健身工程补短板计划。
塑造中国体育名城建设之“魂”。营造更具魅力的体育文化氛围,贯通体育产品—体育赛事—体育名城的链条。加大太极拳、八极拳、板式网球等项目在不同人群中的推广力度,持续扩大海峡两岸八极拳技艺交流大会、全国板式网球巡回赛等品牌赛事影响力,带动“一县一品”再上新水平。挖掘大运河、黄河体育文旅资源,打造沿黄河、大运河区域体育特色品牌活动。创建一批能代表市级参加省级竞赛争金夺银的市级体育特色学校,推动县级体育特色学校全覆盖,形成县县有亮点、校校有特色、人人有特长的良好生态。统筹发展竞技体育,围绕“优秀竞技人才输送、高水平特招生培养、职业技术人才打造”三位一体模式,构建新型复合型体育人才培养格局。
黄河文化资源普查:开展与黄河文化有关的重要自然遗产、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资源普查,更新档册文案,建立健全并不断更新黄河文化媒资库和时空大数据平台。
文物保护展示利用:(1)神头汉墓群强险加固;(2)平原郡故城强险加固;(3)徽王石桥修缮保护;(4)苏禄王墓展示区建设与提升改造;(5)赵虎镇孙公庙及孙膑墓修缮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1)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工程;(2)中国(齐河)黑陶艺术馆;(3)王家园子黄河文化非遗传承基地;(4)平原县百里马颊河文化生态产业带项目;(5)中国(德州)黑陶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平台;(6)夏津县德百旅游小镇非遗一条街项目;(7)夏津县德百旅游小镇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项目;(8)夏津县古桑文化博物馆建设项目;(9)夏津齐鲁棉花博物馆改造提升工程;(10)夏津老榆木家具博物馆;(11)古贝春酒厂旧址保护与展示工程;(12)平原县通德酿造技艺传承工程;(13)夏津县马堤吹腔戏曲博物馆;(14)夏津黄河故道小调博物馆;(15)德州扒鸡文化博物园。
“黄河故事”文艺精品创作:策划、推出一批黄河故事选题,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黄河故事创作,举办文艺精品创作生产研修班,创作一批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戏曲、歌舞剧、话剧、歌曲等艺术精品。
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1)齐河博物馆群;(2)齐河黄河国际生态城;(3)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世界农业文化遗产公园;(4)黄河故道百万亩千年枣林生态旅游目的地;(5)中国驿·泉城中华饮食文化小镇项目;(6)中国黑陶城建设项目;(7)黄河故道·鲁北槐乡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项目。
黄河文旅融合IP工程:开展黄河文旅融合IP项目的基础调查,培育并认定一批发展后劲强、综合带动大、市场前景好的文旅融合示范IP项目,做好知识产权保护、IP视觉包装设计、挖掘背后故事、营销推广、产业发展等工作,以文旅IP引领文旅产业发展。
文化交流合作:(1)中国德州董子文化节;(2)中国德州黑陶文化节;(3)京津冀鲁(德州)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论坛;(4)中国(夏津)黄河故道椹果生态文化节;(5)好客山东国际大学生文化旅游节;(6)德州运河文化艺术节;(7)中国德州黑驴文化节;(8)平原盛堡啤酒音乐节。
优化体育产业空间布局:打造形成一带引领、三核发力、一圈覆盖的体育产业发展格局。“一带”即以乐陵市、宁津县、庆云县为核心,发挥各县(市、区)的特点和优势,形成相互协作、互为支撑的体育器材制造带,打造世界级体育器材制造基地。“三核”即以中心城区、乐陵市、齐河县为核心,基于市场和骨干企业基础,鼓励骨干企业向体育服务业拓展。“一圈”即以主城区为核心,全面覆盖德城区、陵城区、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德州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区,不断辐射禹城市、平原县等周边地区,打造“体育+”产业生态,融合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营造体育生态圈。
充分发挥交通枢纽功能,加快战略融入,促进协同联动,积极构建融合联动发展格局,大力发展双向开放通道经济,倾力打造区域战略节点城市,全面提高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的贡献度。
向西联接沿黄城市。积极融入黄河中下游协同创新共同体,加强与郑洛新、西安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合作,聚焦新能源研发、新材料应用、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技术等关键领域,支持企业共建新型研发机构、联合实验室或研发中心,构建资源优势互补、产业配套衔接的科技创新链。加强与山西、内蒙古等省份能源合作,建设全国煤炭储备基地。
向东打通出海通道。畅通陆上出海通道,加强与青岛港、黄骅港等沿海港口对接,深化与山东省港口集团合作,推动公路、铁路、海运多式联运发展,打造内陆—港口合作新模式。拓展海上物流通道,依托东盟国际生态城,加强与东盟十国合作,主动对接日韩,拓宽科技创新、服务业开放、数字经济、科技金融等合作领域,打造中国北方对接东盟的重要支点城市。搭建高能级开放平台,加快申建鲁北乐陵保税物流中心,积极争创德州综合保税区,加强与山东自贸区(济南片区)的合作,积极对接中韩(威海)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中韩(烟台)产业园、中日(青岛)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集货分拨、展示交易、保税加工及增值服务。
向北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发挥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门户作用,打造“一区四基地”升级版。推动产业承接基地向先进制造业基地升级,规划建设20平方公里的京津冀产业承接基地与10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全力打造新能源、高端装备、新材料、电子信息等先进制造业基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向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升级,紧盯产业中试、检验检测、成果熟化、技术产业化,推动项目、技术、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争创健身器材、集成电路等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推动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向食品保障供应基地升级,加强与首农集团、(北京)新农创、天津食品等食品保障企业合作,大力发展食品深加工,打造京津冀鲁“食品谷”。推动优质劳动力输送基地向高素质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升级,加快建设山东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示范区,打造产业人才培训基地,每年培育10万名高素质技能人才。推动京津南部生态功能区向绿色生态示范区升级,加强通道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协同治理和联防联控,率先建设国内领先的碳达峰、碳中和示范区。
向南融入省会经济圈。构建融合联动的基础设施体系,推动公路交通、轨道交通、航空航运、数字基建等与省会经济圈深度融合,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构建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积极融入黄河流域现代产业合作带,率先创建“吨半粮”示范市,一体打造“北京—济南”医药产业走廊,推动共建“黄河故道”生态文化旅游协作区。构建融合创新的开放平台体系,共建协同创新研发、双招双引合作、“双飞地”园区共建等开放平台,以开放促改革、促创新、促发展。构建融合高效的市场服务体系,建设全市统一的数据交易平台并接入省平台,推动实现市场主体基础信息互联互通,建立与省会经济圈信用联动机制,支持政务服务“跨域通办”。构建融合衔接的社会治理体系,加强济德在教育、文化、医疗、社保等领域的共建共享,推动我市与省会经济圈内城市联合开展生态环境协同监管,共建污染联防联治机制。
提升通道辐射能级。对外打通“大动脉”,积极推进京台高速齐河至济南段、高武高速商河至平原段、庆云至章丘、济南至宁津等高速公路建设,服务好郑济高铁(齐河段)、天津至潍坊铁路(庆云段)、德州—商河铁路等铁路项目,布局建设铁路货运枢纽。对内畅通“微循环”,优化城乡骨架路网和干支路网,加强内部道路建设,保障城乡物流“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衔接到位、畅通无阻。立体拉近“时空感”,打造德州到济南遥墙机场快速通道,加快推进庆云、齐河、临邑等通用机场建设,规划建设德州机场。出行进入“快时代”,争取接入京津雄半小时通勤圈,打造周边大中城市1小时交通圈,实现从中心城区15分钟进入高速公路,加快建设连通中心城区四区的快速路。
加强通道产业合作。积极对接胶东经济圈,加强东西产业协作,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深化与郑州、西安、太原等黄河中上游城市合作,建立科技协同创新、产业协作联动、文旅融合发展等战略合作机制。支持骨干企业、科研机构深化与山东大学、中北大学、郑州大学等高校与科研院所合作,推动科技成果交易转化、农业科技创新、科教联动发展,服务融入黄河中下游协同创新共同体。聚焦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智能装备等优势产业,积极参与区域性行业协会、产业创新联盟、人才联盟、开发区联盟等社会团体,协同打造装备制造、健康休闲等区域产业合作链条,共建黄河流域现代产业合作示范带。
拓展通道物流容量。充分考虑物流设施的辐射力、影响力、功能设置、物流强度及规模大小,优化布局物流园区,围绕交通枢纽建设济铁物流等综合物流园,围绕重点产业建设医药物流等工业物流,围绕重点企业建设智慧物流,围绕城乡融合建设农产品冷链物流。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冷链物流、保税物流、商贸物流、电商物流、智慧物流等业态,培育壮大一批实力强、规模大、业态新的综合性物流企业。到2025年,全社会物流总额达到1.39万亿元,力争突破1.5万亿元,实现货运量2.27亿吨、社会货运周转量470亿吨公里,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以上,打造区域性现代物流节点城市。
提高通道流通效率。加快数字赋能提效率,建设智慧园区、智慧仓储等现代物流设施,加强自动化控制、大数据分析决策支持等管理技术以及智能机器人、智能穿梭车等装备应用,提升物流作业效率和管理水平。加强平台服务提效率,建成现代物流大数据中心开元,推动完善德州市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各大物流园区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力争80%的物流企业建立门户网站,培育现代物流信息化示范企业2—3家。降低物流成本提效率,加快构建体系完备、功能完善、设施先进、运行高效的现代流通体系,到2025年,力争全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重逐步下降到13%以下,铁路货运量占社会货运总量的比例提高至12%以上。
优化城市功能布局。按照“建好新城、做强德城、突破陵城”的思路,创新“东靠新区引领、西靠运河带动、德陵一体发展”的路径,高水平提升德城功能,高标准推进德陵融合,形成“一轴四心、三区三廊”的中心城区发展布局,打造富有吸引力、年轻人喜欢的城市。完善中心城区、县城、乡镇、社区四级城镇体系,加快构建“一核聚能、一轴隆起、双翼联动、多点支撑”的城镇空间布局。
“一轴四心、三区三廊”中心城区发展布局:“一轴四心”,沿东风路打造德陵一体化发展主轴,重点建设德城商业中心、行政文化中心、商务科创中心、陵城商业中心。“三区三廊”,依托行政区划和河流分布,自西向东重点打造德城片区、高铁片区和陵城片区,建设运河、减河、马颊河三条城市滨水生态廊道。
“一核聚能、一轴隆起、双翼联动、多点支撑”城镇空间布局:“一核聚能”,实现中心城区功能和空间有效衔接、一体发展。“一轴隆起”,以京沪高速高铁线为发展轴线,以中心城区、平原县、临邑县、禹城市、齐河县为重点,打造京沪高铁交通主干线上的经济隆起带。“双翼联动”,沿鲁冀边界以中心城区为中心,一“翼”以宁津县、乐陵市、庆云县为重点向东北延伸,一“翼”以武城县、夏津县为重点向西南延伸,双翼发力形成民营经济和特色产业发展带。“多点支撑”,加快发展中心镇,争取将鲁权屯镇、糜镇、杨安镇、房寺镇、恩城镇、尚堂镇等特色镇发展成县域次中心。
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抢抓新时代省级新区建设机遇,高起点定位、高标准建设、高效能推进天衢新区建设,拓展城市发展新空间,释放发展新潜力,打造山东新的经济增长极和区域融合发展战略支点。发挥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门户作用开元,主动服务雄安新区建设,推动德州由服务保障转变为双向流通,打造“一区四基地”升级版。对标国内一流新区,探索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新型城市发展路径,建设鲁北智慧活力新城区。创新产业融合发展新路径,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培育壮大新动能,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高地。主动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打造双循环节点城市核心区,推动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新区开放新格局。
建设精致美丽城市。按照“精美化设计、精细化治理、精准化服务、精致化生活”理念,制定实施精致美丽城市建设行动方案。加强精美化设计,遵循现代城市建设规律,突出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注入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个性化“基因”,营造别致精巧的城市空间。加强精细化管理,注重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的公众参与,形成多方参与的城市治理格局,提高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加强精准化服务,围绕市民医疗教育、文化休闲、交通出行、公园绿地、便民配套等需求,打造中心城区“15分钟生活圈”。开启精致化生活,提高城市居民收入水平,打造宜居美丽生活空间,让城市生活更有温度、更有品味、更有吸引力。
打造新型智慧城市。积极融入黄河流域数字同城超高速枢纽工程建设,实施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数据枢纽京津冀节点及区域重大示范应用等项目。加快建设城市大数据中心、共性支撑中台、智慧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完善城市“物联感知”网络,打造全域感知、高速传输、算力强大、安全可靠的新一代智慧城市数字底座,构建以“城市大脑”为核心的运行管理体系,形成“一脑慧治”的城市治理和民生服务格局,打造全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示范标杆。围绕城市管理、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需求,提供智慧、智能、智造的解决方案,实现科技创新在居住、商业、健康、政务、安防、金融、交通、教育、休闲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创建“智慧生产、智慧生活、智慧生态”的共生家园。
塑强时尚活力城市。创新发展年轻化、时尚化、品质化新业态,提升城市现代气息、时尚气质和活力指数。启动城市规划馆、科技馆、党史馆、美术馆、图书馆新馆、文化馆新馆、体育公园、国际会展中心、未来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场馆建设,打造城市对外展示窗口。建设创意独特的时尚街区,举办特色艺术节、文艺体育演出活动,开展多彩活力周、青年创业周等系列活动,打造具有浓厚德州风情和民俗特色的文化商业集聚区。策划开展龙舟、马拉松、自行车等高端体育赛事。布局艺术酒吧、休闲咖啡、健身空间、城市书房等休闲空间,打造活力时尚“空间站”。
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先进制造业为核心选项,坚定不移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增添动力和活力。
优化产业发展布局。实施先进制造业“三三倍增”行动,优先发展生物医药、食品加工、高端装备三大优势产业,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三大战略先导产业,前瞻布局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重点发展智能机器人、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等领域。实施产业融合发展行动,顺应制造服务化和服务制造化发展趋势,支持高端装备、医养健康、纺织服装等优势产业与信息、科技、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融合共生,持续提升“共享经济”“流量经济”“会展经济”发展水平。实施特色差异发展行动,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每个县(市、区)重点培植2—3个具有较强竞争力和高成长性的特色产业集群,努力在全省乃至全国打造亮点。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坚决淘汰落后动能,研究制定全市碳达峰总体实施方案,细化建材、钢铁、化工等重点行业具体方案,加严环保、质量、技术、能耗、安全等标准,严格控制新增过剩产能,严控“两高”项目。改造提升传统动能,推进实施工业企业技术改造三年行动计划,滚动实施“千项技改、千企提升”,抓好100个市级、1000个县级工业技改项目,2022年力争80%以上的重点企业技术装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加快壮大新动能,实施战略性产业培育和产业链提升工程,培育壮大新能源装备及应用、加强型工程塑料等省级产业集群,争取2—3个重点产业集群纳入省级雁阵型产业集群范围,2022年“四新”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2%以上。
提升协同协作水平。以齐河、禹城、临邑为重点,以“五个融合体系”为突破口,规划建设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的联动区。支持齐河县与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打造分工合理、协作联动、优势互补的区域发展共同体;支持临邑县建设数字产业基地、济南北部医养康复产业基地;支持禹城市调整完善德州高新区“一区两园”扩区调区方案,打造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产业协同配套基地、资源(环境)生态保障基地。
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加快推进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德州分院、高新区中央创新区等科创平台建设,提升创新平台研发产出率、技术转化率、成果落地率。聚焦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医疗康养、电子信息、现代农业等领域,主动对接中科院、山东大学、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中北大学、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等创新源头,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打造一批重大创新载体和公共服务平台。高水平规划创建黄河流域(山东)现代农业科学城。创新孵化器、众创空间、“农科驿站”、院士工作站等孵化平台培育机制,建立绩效评价和动态管理机制,提升服务科技创业企业能力。到2025年全市建成新型研发机构18家以上,省级以上孵化器和众创空间25家以上。
聚焦重大技术瓶颈联合攻关。围绕水安全、节水农业、黄河故道修复、盐碱地治理等领域,开展科学实验和技术攻关,推动黄河生态环境保护科技创新。建立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和创新科研项目生成机制,推行科技攻关“揭榜制”、首席专家“组阁制”、项目经费“包干制”等方式,在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医养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高效农业等重点领域组织实施10项左右省级重大关键技术攻关项目。推进本地企业、学校与科研机构间的创新合作,主动对接京津、济南、郑州、西安等地科研院校和创新企业,积极搭建跨区域技术研发合作平台。实施科创型领军企业培育计划,力争到2025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突破5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600家以上。
吸引集聚各类创新人才。推进鲁北人才改革试验区建设,积极承接济南、京津人才资源外溢辐射,支持企业采取双向挂职、顾问指导、技术合作、委托开发、成果转化等柔性引进方式引进人才。实施新一轮现代产业领军人才工程,创新“领军人才+创新团队+优质项目”模式,鼓励领军人才打包技术团队、专利成果等资源“带土移植”。实施“3年十万大学生兴德计划”,开展“百企校园行”“名校人才直通车”等各类活动。建立高品质、高效率、有温度的人才公共服务体系,擦亮“人才德州”服务品牌。深入实施“德州工匠”工程,建立和完善新型学徒制和首席技师制度,发挥领军型技能人才的“头雁效应”。实施职业教育提质培优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完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体系,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打造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支持本地职业院校与骨干企业参与共建黄河流域产教联盟。落实支持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的各项政策措施。
推进创新创业共同体建设。围绕现代农业、新一代信息技术、医养健康、新能源、新材料、应急产业、生态环保等产业领域,鼓励龙头企业联合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面向市场需求共同开展技术定制、测试检验、中试熟化、产业化开发等活动,加快产学研深度融合,在全市布局建设一批集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人才培养、科技融资等功能于一体的创新创业共同体。主动对接全省、沿黄省市产业链条上下游企业,打造跨区域创新合作网络,支持骨干龙头企业牵头组建或参与打造省级创新创业共同体、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深化与全省、沿黄省市和京津等地高校院所合作,拓展产业链、资本链、创新链招商路径。
高能级科创载体:(1)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德州分院;(2)山东省大豆技术创新中心;(3)功能性生物配料国家工程实验室;(4)国家体育用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国家新型健身体育器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示范联盟;(6)山东省马铃薯技术创新中心;(7)山东省体育器材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8)山东省射箭器材工程研究中心;(9)健身器材省级工业设计中心;(10)北方应急(医疗)救援综合示范区;(11)山东福洋生物葡萄糖酸衍生物发酵与智能制造技术中心;(12)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实验产业园;(13)“中国大豆”创新示范区;(14)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德州研究院;(15)国家体育技术创新中心。
协同创新推进工程:(1)高新技术企业助力工程;(2)中小企业创新工程;(3)黄河流域高校重大科研攻关项目;(4)黄河流域高校科研创新平台提升工程;(5)京津冀鲁协同创新联盟。
新领域人才繁星工程:聚焦新基建、新消费、新制造、新电商、新健康、新治理等新领域、新行业、新业态人才引育,搭建新领域人才发展平台。
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推动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型发展,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动校校协同和校企合作,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评价和质量保障机制。
科教产教融合:(1)工匠锻造;(2)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3)中国高校技术转移联盟;(4)黄河流域产教联盟;(5)黄河流域高校创新发展联盟;(6)省部共建职业高地。
实施数字化赋能工程。推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运用智能技术改造提升实体经济,支持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加快实现装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园区上线、产链上云、集群上网,打造一批智能工厂、智能车间,重点加快装备制造产业向智能化转型、体育器材制造业向智能产品生产转型。围绕工业互联网平台集聚发展以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等为核心的硬件设备,助推智能装备产业跨越发展,重点建设智慧化工园、京鲁数谷、京德数谷、腾讯云工业云基地以及精益云、忽米网、腾讯云德州纺织工业互联网项目等工业互联网平台。
实施低碳化转型工程。推广国家工业节能技术装备及“能效之星”产品,大力发展高效工业锅炉、高效电机系统、余热余压余气回收利用、绿色环保建材等节能产业,开展工业节能诊断服务行动和能效对标达标活动,全力助推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加强工业绿色低碳微电网建设,鼓励工厂、园区发展厂房光伏、分布式风电、多元储能、高效热泵、智慧能源管控系统,培育发展氢能产业,开展绿色制造示范单位“五个一批”(开发一批绿色设计,培育一批绿色产品,建设一批绿色工厂,发展一批绿色园区,打造一批绿色供应链)活动,到2025年,建设绿色低碳工厂80家以上。着力削减建材、化工、煤电等重点行业工业固废产生量,推动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污泥等城市固废,促进废金属、废塑料、废旧动力电池、废弃电子产品等再生资源高值化回收利用,加快可循环、可降解材料及产品开发推广应用。
实施园区化发展工程。发挥园区对产业的核心承载作用,集聚高端要素资源,推进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德州创新谷”、德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央创新谷、齐河中关村海淀高新园等园区可持续发展,提升园区运营品质和产业能级,形成品牌园区、特色园区的建设体系。突出特色园区特定产业方向、特优园区主体和特强产业生态,优化园区管理机制,完善配套功能服务,在空间规划、审批流程、存量盘活、环境评价等方面,优先给予政策试点。提升园区服务水平,鼓励园区搭建集研发设计、中试孵化、检测认证、知识产权、品牌管理、金融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集群组织和公共服务平台,发展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创业服务平台。
实施品牌化建设工程。鼓励和支持企业重视以质量为基础的品牌建设,发挥工业设计的引领作用、质量标准的支撑作用、优秀文化的基础作用,在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中锤炼品牌,在重点先进制造业集群设立品牌培育指导站,打造更多的“德州精品”“德州优品”区域品牌,提升德州制造区域品牌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加强经典品牌创新,推进轻工、纺织等品牌与文化创意、时尚设计相融合,提升文化内涵和附加值,打造国货精品。聚焦健康、时尚、创意等创造新供给的领域,培育一批引领需求的新锐品牌。
实施精准化服务工程。持续深化业务关联、链条延伸、技术渗透,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相融相长、耦合共生,培育一批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壮大服务型制造产业规模,重点加快节能环保产业向提供环保解决方案服务转型。完善涉企政策实施机制,推广应用“企业码”,推动制造业惠企政策的精准筛选、主动推送和线上办理。加强政企互动对接,完善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制度,不断提高政策制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健全企业维权投诉渠道,形成诉求响应闭环管理工作机制,及时精准帮助企业纾困解难。
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工程:(1)德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展区产业园;(2)黄河三角洲(乐陵)化工产业园清洁提升工程;(3)联化科技精细化工产业园;(4)夏津绿色纺织产业园;(5)恒源石化退城入园项目;(6)平原县军粮食品产业园。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1)山东中科生物创新产业基地;(2)国家级绿色智能装备产业园;(3)齐鲁制药乐陵医药产业园;(4)齐河县高端多肽生物药产业基地;(5)平原信谊医药产业园;(6)山东省智能健身康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健康养老示范;(7)庆云智慧颐养健康谷;(8)泰山体育国际产业园;(9)华北医疗防护产业基地;(10)恒升新材料产业园;(11)中国特色碳材料产业园;(12)中天泰和特种能源装备制造基地;(13)夏津县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14)松果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化;(15)齐河德瑞智能制造产业园;(16)恒力电机特种机电产业园;(17)格瑞德新能源装备及应用产业示范园工程;(18)中国新风净化产业园;(19)有研新材料创新及成果转化基地;(20)平原新材料产业园;(21)城投柒零新材料产业园;(22)微电子配套材料及配套设备生产基地;(23)省级环保产业基地;(24)临邑医疗防护产业园;(25)临邑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26)国家北方应急(医疗)救援综合示范区。
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聚焦全市“541”产业体系33个重点产业链,以数字化、高端化、全球化、市场化为导向,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与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促进,补短板与锻长板相结合,全链条防范产业链供应链风险,全方位推进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全力建设黄河流域先进制造业基地。
龙头企业培育工程:大力实施“工业企业50强”和“创新型高成长企业50强”培育三年行动,动态建立龙头企业培育库。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挥农业特色优势,打造食品名市,扩大优质食品供给,建设生态美丽宜居乡村,全面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努力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中率先突破。
构建“优种+优产+优供”新赛道。实施“吨半粮”创建工程,到“十四五”末,力争在全国率先建成大面积“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示范区。加大优质种源供应,着力推进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加快构建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种业体系。面向市场调优种植结构和品质结构,增加高筋麦、鲜食玉米、特色果蔬、杂粮杂豆等特色作物基地面积。
构建“特色+特产+特味”新赛道。培育“中国驿”等一批食品特色小镇。开发德州扒鸡、乐陵小枣、夏津椹果、黄河锦鲤、宁津驴肉等特色产品和特色小吃。支持特色食品产业园区和企业在大中城市繁华地段和高端人群聚集的区域开设标识明显、装饰统一的旗舰店、连锁店,在机场、高铁站建设特色形象展示店。启动开展“德州味”区域公用品牌评选推介活动,鼓励引导企业开发旅游特色产品、地方特产、风味产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打造绿色健康品牌。支持各县(市、区)举办或参加国内外特色食品展会,扩大“德州味”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
构建“新技术+新业态+新组织”新赛道。鼓励支持龙头企业联合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开展食品生产技术研发,加速成果转化应用,提高食品工业附加值。推动绿色食品产业链与5G、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开发推出一批绿色、安全、健康、营养新型食品,激发产业链发展活力。推动实施智慧农业示范工程,建设一批智慧农业园区和示范应用基地。积极发展多种模式的农民合作社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加快发展壮大一批生产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夯实乡村振兴基层组织基础。
构建“名企+名牌+名品”新赛道。规划建设中国(德州)农业食品创新产业园区,争取打造成为第2个国家级农业食品创新产业园区。实施名企培育战略,支持农业全产业链龙头企业、链主企业实现原料—生产—销售产业链条延伸拓展,加强与中粮集团、首农集团等行业龙头战略合作,积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实施名牌引领战略,支持优势企业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农业区域公用品牌和产业集群区域品牌试点,到2025年,实现规模以上企业品牌设计培训全覆盖。
科学推进乡村规划建设。充分尊重乡村发展规律和农愿,统筹县域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加强分类指导,完善村庄分类,注重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规划构建以“县城中心城区—镇街驻地—拟长久保留特色产业中心村”为格局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体系。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集中实施市县乡美丽示范村居联片治理建设,打造一批美丽宜居乡村示范片区。以实际条件和需求为导向,实施“一村一策”科学确定村庄发展方向,有序推进村庄规划编制。
加快美丽乡村建设进程。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分类有序推进农村清洁取暖、厕所、垃圾处理、污水治理、绿化美化五大攻坚工程,建立健全农村人居环境管护长效机制。推进绿色乡村建设,积极创建国家森林乡村、省森林乡镇、省森林村居,持续开展美丽庭院创建活动。实施乡村记忆工程,挖掘乡村特色文化符号,加大传统村落保护力度,培育一批田园农耕型、生态休闲型、民俗文化型“黄河风情”村。
健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先建机制、后建工程,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延伸,逐步实现城乡“路网、水网、管网、气网、互联网”一体化,做到城乡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护。加快农村公路改造提升,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到2025年完成2000公里农村公路新改建任务。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逐步实现城乡供水同网、同源、同质。持续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升。